端午安康
端午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也是国人心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如何让这个佳节过得更有意义?作为父母,也许给孩子上一堂色、香、味俱全的家庭教育课能令孩子难忘。
所谓“色”,那是箬叶或是芦苇叶的一把青绿,是端午节的第一抹色彩;所谓“香”,那是初夏氤氲的水汽中,那饱满馥郁的粽子香气;所谓“味”,那是在家家户户窗户上插的艾条,和娃娃们胖嘟嘟的胳膊上戴着的五彩绳传递出的浓浓的传统佳节味儿……
在这个美好的节日,和孩子一起包个粽子,看看那青绿,闻闻那粽香,品品端午传统佳节背后的故事。今天分享的文章,就是有关教孩子包粽子的故事,孩子在包粽子的过程中,既体会了劳动的快乐,又感受端午节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
祝大家端午安康,开启夏日浪漫时光。
——莫愁大观园
01
“你可能吃的是个假粽子。”看着老师的评语,丫头的嘴呀,翘得老高,上面可以挂个油瓶啦。
打开丫头的作文本,我忍不住笑出声来,的确是个假粽子,她居然这样写:“奶奶包的粽子,用玉米叶裹着大米,用一根细草绳系着……”
粽子居然是用玉米叶和大米包的?是用细草绳系的?由此看来,我们必须带着丫头买些包粽子的食材,亲手体验包粽子的过程了。
02
第二天一早,我们就赶到集市,集市里那些沾着湿泥带着露水的菜蔬,大多是三里之内的农家人手提肩挑来的。
“好奇怪呀,集市为啥叫露水集?咋不叫菜场?”丫头纳闷。
所谓露水集,一是指时间早,二是指时间短,三是指菜新鲜,叶子上还冒着被掐时的露水呢。露水集,虽是方言,却也生动形象。
正值端午节前后,四五个老婆婆一溜儿坐在菜场的显眼处包粽子,购买的人络绎不绝。
干净的盆里,装着泡好的糯米,因被水润泽过的缘故,色泽洁白,颗颗饱满,粒粒匀称。我故意问道:“您这糯米里掺了普通大米吗?泡了多久呀?沥干水分没有?”
老婆婆有点生气:“怎么可能掺呢?我这是家里种的上好的糯米,昨晚就用清水泡上了,今早沥干水分后才挑到集市。不是咱自夸,咱这糯米呀,又新鲜又好吃。”
丫头一听,嘀咕道:“原来粽子是用糯米包的呀,还要用清水泡好,沥干水分才行。糯米为啥要泡呢?不泡行不行?”
老婆婆笑着说:“因为糯米吸水性差,直接煮的话粽子会很硬。浸泡会让糯米在煮的时候更容易吸水,口感更加软糯。”
“那您包粽子的绿叶子到底是什么?是玉米叶吗?”
“怎么能用玉米叶包粽子呢?这叫箬竹叶,专门包粽子的。这箬竹叶刚采下时有点硬,需要用水浸泡一天;之后用淡盐水煮十分钟左右,这能起到杀菌消毒和固色的作用;最后将箬竹叶冲洗后泡在锅里备用即可。这样处理过的箬竹叶,就变得有韧性,包粽子时就不会折断。”老婆婆轻言细语地解释道。
“原来,包粽子还真不是用玉米叶子呢。”丫头若有所思,“那系粽子的,是不是细草绳?”
“当然不是,系粽子的叫蔺草。这草,软硬适度,富有弹性,抗拉性好,色泽碧绿,清香浓郁,是系粽子的最佳材料。这蔺草呢,也要煮一下,韧度会更好。”说完,老奶奶拿起几片箬竹叶和几根蔺草,递给丫头,让丫头感受其韧度。
03
回家,煮粽。
丫头端坐在书桌前,重写端午节包粽子的作文。我叮嘱道:“文章结尾别忘了加上清朝的谢墉那一句粽子的诗——‘炊馀胀满崚嶒角,剥出凝成细纤膏。’”
煮熟的粽子挺实饱满、棱角分明,剥掉箬叶,粽子洁白如同细腻的凝脂。呼之欲出的美味,令人食指大动,幸福的味道由此展开。来一个吧,小小的粽子,也传承着文化呢。
纸上 掠影
限时特惠:本站每日持续更新5-20节内部创业项目课程,一年会员
只需199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点击查看详情
站长微信:
jjs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