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原是人一生最美妙的阶段,那时的孩子是一朵花,也是一颗果子,是一片朦朦胧胧的聪明,一种永远不息的活动,一股强烈的欲望。

——巴尔扎克

童年是美好的,又是令人绝望的。为什么绝望?因为我们所有的潜意识,其实都是童年的反映。

荣格曾经说过:一个人穷尽一生努力,都是在整合他自童年时代起就已形成的性格。

阴影心理疗法的发展概况_阴影心理学_心理阴影

荣格(瑞士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

潜意识的产生,是大脑神经元细胞物理运动的结果,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地球与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所以,潜意识的形成是缓慢而持久的,影响则是深远而逐渐的。

潜意识指的是从大脑神经元细胞初步发育开始,受到平衡引力波系统的作用力。其表现为孕妇一般在4个月后开始有胎动,这是胎儿产生潜意识后的行为反应。

而潜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基本来自于人的童年期,主要来自原生家庭和学校,这也是儿童教育的重要环境构成。

阴影心理学_心理阴影_阴影心理疗法的发展概况

卢梭(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

因为对教育发展起到了革新的作用。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被誉为“教育界的哥白尼“。

卢梭最出名的教育著作叫《爱弥儿》。书中借由富家孤儿爱弥儿论述了教育的革新,反映了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强调人性本善。

卢梭认为,人都是善良和自由的,但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了后天的破坏,于是需要把孩子带回乡村大自然,等到孩子身体强健,精神独立之后才可以进入社会。

心理阴影_阴影心理学_阴影心理疗法的发展概况

卢梭认为,教育的来源有三个方面,自然,环境和教育。

可是自然的教育不能被人所控制,而人的教育可以。所以,后面两种教育必须和自然的教育结合起来。

也就是儿童的教育需要顺应自然发展需求,从儿童的年龄特征出发,不能强制儿童如同苦役般不断读书。

阴影心理疗法的发展概况_阴影心理学_心理阴影

罗素(英国教育家、分析哲学的主要创始人)

英国教育家罗素认可儿童在成人之前的内在价值。

他强调,教育应该是让儿童能够独立思考,而不是按照别人教他们的方法思考。

社会本身是由优秀的男女所组成,儿童不是尚未长成的大人,儿童期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

罗素反对用外部功利目的规范教育,无视生长本身的价值,教育只是使儿童为了成为未来的成人做准备。

就好像是成人之前不是人。美国教育家蒙台梭利也持同样观点,认为儿童在成长中有内在的精神推动。

阴影心理学_阴影心理疗法的发展概况_心理阴影

很遗憾,在人类的历史上,很少有以童年作为真正的人来看,甚至在文学著作,历史记载中也很少以儿童作为叙事主体。

也就是说,我们其实并没有真正把儿童作为人来看,我们的观点都是在表明,他们只是孩子,他们需要照顾,而我们就是需要负责任的那个人。

可是,儿童难道不应该自己学会承担责任么?我们永远强调给孩子一个幸福的童年,可是我们有没有真正思考,我们可不可以还给孩子一个属于他们的童年。

我们只是强调未来很漫长,童年需要抓紧,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如果孩子丢失了童年的快乐,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会不会因为这一部分的缺失,导致一生都在弥补童年的伤痛,产生羞耻感和自卑情绪。

心理阴影_阴影心理疗法的发展概况_阴影心理学

家庭教育对儿童的影响最大主要是因为婴儿离开母体后就进入了家庭。而人生的早期,孩子尚未独立,于是需要依附家庭进行生活。

也就是说儿童时期的孩子不应应被我们区别对待,所有孩子的优良品质或是性格缺陷都在童年养成。

换言之,所谓的学霸或者神童不是教出来的,而是他们本身的能力可不可以被激发出来,这个条件一般是家庭给的。

所以,家庭教育是教育的起点。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师,父母本身就是儿童最初的世界,

在一定程度上孩子就是父母造就出来的。在孩子身上都可以看到父亲和母亲的影子。有什么样的父母,往往就有什么样的孩子。

阴影心理学_阴影心理疗法的发展概况_心理阴影

卢梭认为,教育旨在让人成为自然人,也就是遵循“自然的顺序”进行教育,给孩子提供绝对自由、平等而善良的环境。因为只有在这种状态下生活,人的生命才能提升到最高境界。那什么样的原生家庭会造成孩子自卑呢?

不顺应童年规律,不把孩子在自然环境下按照原有的年龄特征进行指导。

让孩子不能成为孩子原有单纯快乐的样子,也就是磨灭孩子的天性,代替孩子成长。从原生家庭潜意识层面看,童年时期有过这四种经历的人,骨子里会相当自卑,羞耻感强烈。

一、双方地位不平等,父母不当孩子是“人“

这类父母往往在孩子面前以长辈自称,会随意贬低一个孩子,或者根据孩子的表现是否符合自己的预期进行鼓励或者批判。

因为他们认为孩子不过是自己身上掉下的一块肉,自己有权力进行干涉,自己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孩子好,无论是打还是骂,孩子就像自己的一个附庸品,没有反驳说不的权利。

而这本质是一种不健康的自恋心理,容易导致孩子抹杀自己的人格,刻意迎合并企图成为父母口中的那类人,最终在期待中持续自卑、成年崩溃。

这种教育模式在东方文化中相当普遍,很多父母认为,只要严格要求孩子就能取得成功。其实严格要求是父母的一种强化行为,而一味的惩罚、批评而忽略孩子的良好表现,会导致孩子进一步否定自己,羞耻感强烈,最终形成自卑心理。

阴影心理疗法的发展概况_心理阴影_阴影心理学

二、对孩子只有命令没有关爱,让孩子从小缺乏爱

人是有感情的动物,而在前面我们可以看到人从出生开始就有了信任和不信任的觉知,而自卑产生于学龄期,也就是小学阶段。

所以,父母需要规范自己的行为,因为从幼儿的自主意识形成开始,成人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孩子的心理留下深刻印象。

而儿童在性格形成时期的的探索受阻,某些情绪就会停止在那一阶段。比如,父母对孩子只有命令没有关爱,很容易导致孩子从小缺爱,长大后则容易遇事紧张,没有足够的信心能够解决问题,而反复的失败又会产生强烈的羞耻感。

阴影心理疗法的发展概况_心理阴影_阴影心理学

三、“以暴制暴“,没有对孩子进行有效沟通

体罚实际上是一种在身体上的压制,借以显示成人的强大和未成人的弱小。

体罚会让孩子习惯服从或是变得反叛,长大后也变得软弱或者暴力,因为在他的内心里,这个世界要么就是控制要么就是被控制,没有良性沟通和正确交往。

以暴制暴的家庭多会产生具有人格障碍的孩子,因为这些孩子从来就不知道什么是正确解决问题或者人际交往的方式,暴力在他们眼中是解决问题的主要方式。

而一旦暴力无法达成目标,他们则会陷入深深的自卑之中。

心理阴影_阴影心理学_阴影心理疗法的发展概况

四、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孩子本身的气质不一致

著名心理学家托马斯·切斯(Thomas Chess)在其著作《气质三类型说》指出,孩子一共有三种气质类型,分别是:

容易型的孩子兼容性很强,对不同的教养方式高度适应,日常的表现为既听话又懂事;困难型孩子则不能接受父母大发脾气,一旦父母发脾气他们很容易陷入情绪低谷,感到羞耻,甚至产生自卑情结,日常表现为低适应性;迟缓型的孩子适应性最差,几乎不接受新鲜事物,日常表现为逃避、孤僻,需要父母更有耐心。

心理阴影_阴影心理学_阴影心理疗法的发展概况

对于不同气质类型的孩子,父母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养方式,如果急躁型父母遇到了迟缓型孩子,孩子将无法适应,并逐步形成对抗心理,其本质是自卑心理的衍变。

这类孩子会觉得周围的人和事都在和自己对抗,自己太弱小,于是自卑感强烈。

父母其实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什么样的泥土,就会培育出什么样的花朵。风吹日晒还是阳光雨露,拔苗助长还是顺应自然。

这些都需要我们去思考。而根据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教育者应根据孩子的个性创造诗和孩子发展的环境和时机,让每个孩子成为他自己。

阴影心理学_阴影心理疗法的发展概况_心理阴影

教育是顿悟的艺术

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Karl Jaspers)在《什么是教育》中指出,教育是顿悟的艺术。

就是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由上一辈传授到下一辈。

包括知识内容的教授、生命内涵的理解、以及行为规范和社会文明文化,让他们自由地生成,形成自由天性。

所以,教育的原则,是通过现存世界文明对人类灵魂进行本源的觉醒,而不是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导向和干涉(除了基础的能力、语言、记忆内容)。

阴影心理疗法的发展概况_心理阴影_阴影心理学

真正的教育:自我成长和顿悟

真正的教育不是帮助所有人成为大师名家,而是让所有孩子进行自我成长和顿悟。

所以,教育要有信仰,而教育的关键在于把新一代人带入人类优秀文化精神中,从而完成生命的内省和灵魂的启迪,也就是从学习到思考,即常说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绝不能只学习知识,还需要思考本源。阿基米德的“第一性原理“启发了很多的科学家和知名人士,包括爱因斯坦和现在最火的马斯克。

寻求事物的本质不仅仅研究一个事物,想要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必须从知识本身出发,而不是结果为导向。

真正的教育应先明白教育的价值,如果没有信仰,教育充其量也即是教学而已。

即便儿童被灌输了知识,学会了模仿,掌握了技能,依旧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甚至优秀的个体,这也就是教育背离本身的意义。

为什么有人后来可以成功,是因为他们的童年很美满吗?

不是。是因为在这些人的童年中,有着温暖而又善良的人。我们来看看高尔基的“童年“以及鲁迅的”童年“。

“每当回忆起俄国令人压抑的肮脏野蛮的生活,我就会想:这种丑陋的行为有必要去写吗?我每次都告诉自己:有必要!因为这就是生活现实。要改变这种现实,就必须透彻地了解这种现实。”

童年的高尔基,除了早逝的母亲,只有外祖母喜欢他。外祖母和外祖父不一样,是一位心地善良的人,从来没有打过他,甚至连骂也没有,她会讲故事给高尔基听。

阴影心理学_心理阴影_阴影心理疗法的发展概况

可是这样一个善良的人,多次受到亲人的侮辱,而她却没有任何的反抗。

高尔基内心很愤怒,他认为,女性应该得到应有的权力。

他的母亲和外婆受到了男人的殴打却只能默默忍受。

幼小的他无法接受这样的情况,甚至有一次拿起刀准备杀死自己的继父,只因为继父用腿踢了母亲的胸口。

身边的人总是虐待自己的亲人,这让高尔基非常痛苦和绝望。

可是,高尔基不像大多数贫穷的俄罗斯人一样,喜欢拿自己或别人的痛苦来找乐子,他认为这是一种羞耻。

阴影心理学_阴影心理疗法的发展概况_心理阴影

高尔基的善良也体现在书中委婉的表达和殷切的期望。

他在《童年》中写到,外祖父总是殴打外祖母,虽然他是一个恶毒的人,我却对他仇视不起来,他也曾有美好的希望,而却逐渐在社会的黑暗中迷失,他无法给家人表现爱,因为爱从来没在他生活中出现过。

所以,高尔基的童年是幸福的,有着外祖母讲的美丽童话,是工人们围坐在一起聊天,也有母亲对自己爱的眼神。高尔基在童年中感悟到的善和正义,最终幻化成语言的力量,并给予后人启迪。

这就是顿悟的艺术,这就是教育的价值。我们所说的潜能或者能力开发,不是说教会他什么,而是在当前环境下,给与他充分的自由,让它本身的能力和思考水平被激发出来,从而产生智慧。

心理阴影_阴影心理学_阴影心理疗法的发展概况

鲁迅授课画作

以文章深刻见长的大文豪鲁迅,也有着善和爱的童年。因为遵循自然天性,童年时期的鲁迅充满想象力,而鲁迅笔下的童年时光也是温情满满。

从少年闰土,到百草园的美女蛇,我们再来看一下百草园的片段:多么美好的童年!多么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童年!

可是,人总要长大的,长大了就要接受书塾,接受老师的教育。别了,我的大黄蜂和叫天子!别了,我的覆盆子和何首乌们!别了,色彩缤纷的百草园!别了,生机盎然的百草园!

而在三味书屋的描写也能看出,学校对于童年时期的鲁迅有着多么深刻的影响。在三味书屋中,鲁迅没有被并没有所谓的封建教育制度绑架,童年的鲁迅在这里既学到了知识,又洋溢着童年的快乐。

心理阴影_阴影心理疗法的发展概况_阴影心理学

从“黑油的竹门”到人声鼎沸的课堂,处处都体现鲁迅对外面世界的好奇和思考。

三味书屋中私塾先生描写得颇有趣,他是一位学问渊博的宿儒,但他对“怪哉”这虫的问题是怎么回事,却不作回答,脸上还有怒色。先生还有一条戒尺,但不常用。有罚跪的规则,也不常用。

鲁迅笔下的启蒙老师寿镜吾先生,对学生严中有爱。

前面我们提到,学校对儿童成长的作用。宽松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孩子更好的学习以及抵抗自卑。所以,私塾的鲁迅很快乐很自在,成绩也不错。

“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对课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

原来,童年时期的大文豪,娱乐和学习都很不错。

正是有了轻松美好的童年,形成了鲁迅独立的人格和勇敢的性格,在以后成年之后依旧是十分勇敢,甚至自尊自爱,自强不息,成为“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革命斗士。

心理阴影_阴影心理学_阴影心理疗法的发展概况

可见,要想最大程度的让孩子有着更好的教育,一定要有对教育的纯粹和执着。而孩子的童年必须真的是童年。

无论是原生家庭,还是学校,都需要在孩子的成长中以孩子本身的个性出发,从孩子的角度出发。

这种对教育本身的热情,可以给孩子更多发展的可能,也有更多成才的可能。人才不是教出来的。

试想,如果高尔基没有那个温良的外祖母,鲁迅遇不到那个即严厉又温暖的私塾先生,他们后来还会对这个社会以客观公正角度去思考并且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吗?

当然不会。所以,我们需要对教育充满信仰。

阴影心理疗法的发展概况_阴影心理学_心理阴影

精致的利己主义盛行:没有理想、没有灵魂

当教育的信仰开始动摇时,人们就会有意识地寻求教育的目的,于是产生了各种教育的形式,而这也就是问题的开始。教师强调人为的方法树立权威,让学生进行盲从。而学生在各种竞争考试中逐渐疲惫,在比较中也愈发虚荣。

随着精致的利己主义盛行,再也没有人去关心某某某有没有理想,有没有灵魂。大多数成功,也只是物质化的成功。

教育是一辈子的,可是大多数人的童年已经过去。而原生家庭和学校的影响也在多数人以后的人生轨迹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阴影心理学_阴影心理疗法的发展概况_心理阴影

原生家庭对子女最大的影响:自卑

无论是缺爱导致的讨好型人格,还是溺爱导致的表演型人格,都是原生家庭对子女的伤害。当然,影响最大的还是自卑。由于自卑,很多人无法真正表达自己,并且实现自我价值,而这种童年的阴影又是致命的。

排斥疗法

所以如何克服自卑,建立自信,让自己在成人的世界活得更好,更主动?这里介绍一个方法——排斥疗法。

排斥疗法是一种自我帮助的活动,参与者通过被多次拒绝来减轻他们的焦虑。这其实是一种洪水的概念,也就是说患者反复暴露于一种导致焦虑、痛苦、羞耻的刺激下。

而重复暴露会使病人对刺激物逐渐失去敏感性。常见的排斥是30天挑战。在挑战中,在整整三十天的时间里,人们必须每天至少被拒绝一次。人们需要去不断寻求会导致失败回馈的帮助以此感受失败。

阴影心理疗法的发展概况_心理阴影_阴影心理学

深受原生家庭之害的孩子一辈子无法忘却童年的悲伤

自卑可以通过训练而改正,但是深受原生家庭之害的孩子可能一辈子无法忘却童年的悲伤。

人的一生都在寻找自我,其实这个自我童年时期已初见雏形。如果时光可以倒流,一切可以重来。

在童年时期的我们可以更加认真地对待,更多平等地交流,更被尊重,我们会不会有更健全的人格或者说更少的性格缺陷。当然过去了就过去了,我们也不能永远活在过去的阴影里走不出来。

但是我们也会有孩子,我们也会有下一代。那么我们要不要思考一下,如何教育我们的儿女,让他们不再饱受原生家庭之痛?

– The End –

作者 | Bear

编辑 | 冷月枫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1] Anthony, E. J. (1987). Risk, vulnerability, and resilience: An overview. The invulnerable child, 3-48.

[2]Brown, B. (2015). Daring greatly: How the courage to be vulnerable transforms the way we live, love, parent, and lead. Penguin.

限时特惠:本站每日持续更新5-20节内部创业项目课程,一年会员
只需199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点击查看详情
站长微信:
jjs406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