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主任,我便秘有十几年了,至少有三年肛门潮湿,尤其是夏天,两年前大便少量出血,去医院做指检,摸到两个花生米大小的息肉,当时直接内镜下摘除了,但最近又出现便血,还有脓液,有时还肚子疼,也有点腹泻,请问是息肉复发了吗?”
“姜医生您好,我最近2年大便习惯改变,一天3-4次,大便成形,无腹泻,有里急后重感,间歇性便血,肛门口有异物感,还没去医院,请问能判断是什么病吗?网上看说是痔疮,也有说是肠息肉、肠癌的,有点害怕”
……..
类似上面的咨询很多,而肠息肉也比较常见,较易和痔疮、肠炎等误诊,出现哪些症状要警惕肠息肉?很多肠息肉患者,摘了息肉还会再长,是不是和体质有关?息肉摘除后有哪些注意事项?该如何预防?等等。
大肠息肉是肠粘膜表面上的隆起性病变,大小、形态各异,可能单发,也可能多发,比较常见的是直肠和结肠息肉,40岁以上人群高发。不过如果患上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14、15岁左右就会长肠息肉,数量成千上百,有大有小,多是腺瘤性息肉。
大部分肠息肉无明显特异性症状,多数是良性,尤其是炎性肠息肉,可定期随访,部分用药后会自行消退,虽然良性肠息肉占多数,但还有部分会发生癌变,即腺瘤性息肉,会转变为大肠癌,影响生存期。
一、大肠息肉的症状有哪些?
1、便血
血量较少,无痛,多伴有黏液,直肠息肉多是鲜血,附于粪便表面,易误诊为痔疮,结肠息肉便血,血液多和粪便混合,不易察觉,部分患者会出现黑便。
2、排便习惯改变
不明原因腹泻、腹泻便秘交替、里急后重等,体积较大的直肠息肉,会导致大便凹槽、变形。
3、腹胀、腹痛
当息肉不断生长,体积较大时,会出现腹胀、腹痛等肠套叠、肠梗阻症状。
4、贫血
息肉表面溃破不断出血,长期慢性失血,会出现面色苍白、乏力、贫血、消瘦等症状。
5、息肉脱出
如果是直肠带蒂息肉,距肛门较近,排便时会脱出肛门,较易和痔疮、肛乳头肥大混淆。
当然,以上症状并不是大肠息肉的特异性症状,其他肠道疾病也会引起便血、腹泻、里急后重等,如果出现以上症状,且持续一段时间,建议及时就诊明确。
二、肠息肉摘了又长,和体质有关?
大肠息肉是一种良性病变,内镜或腹腔镜下摘除后,可治愈,如果息肉较多可选择切除部分肠管,如果发生癌变,明确分期后积极治疗,可延长生存期。
因大肠息肉发病原因暂不明确,可能与长期慢性炎症刺激、饮食(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遗传等有关,切除后有一定几率复发,可能在原发部位,可能在肠道其他部位,需定期复查,早发现早切除。
肠息肉摘了又长,和体质有一定关系,也和一些诱发肠息肉发生的不良因素有关,如炎症性肠病反复发作,长期吃高脂肪、高蛋白、油炸熏烤、腌制加工等食物,肥胖,作息不规律,长期腹泻、便秘等。
当然,如果肠道准备不佳,可能会导致息肉漏诊,复查时会发现又长出了息肉。
三、肠息肉摘除后,有哪些注意事项?
一般来说,根据息肉大小、数量、病理等来决定是否住院,具体遵医嘱即可。
1、饮食宜清淡、质软、好消化、高营养,多休息,避免大量进食粗纤维食物,少吃辛辣刺激、生冷、煎炸油腻等食物,可多吃蔬菜水果,多饮水。
2、控制体重,适当运动,但术后一个月内尽量不要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
3、定期复查,术后6个月复查一次,如果无异常,可每2-3年复查一次,具体根据息肉病理,遵医嘱复查。
四、日常如何预防肠息肉的发生?
1、要均衡、合理饮食,荤素搭配,少吃高脂肪、油炸、煎烤、熏制、腌制加工类食物,最好忌烟酒。
2、适当运动,避免久坐、肥胖,平时要养成规律排便的习惯,也要保持良好心态,学会放松纾解压力。
3、对于有肠癌家族史、肠息肉病史的人群,建议尽早开始肠镜检查,40岁以上的普通人群,也建议定期做肠镜。
4、积极治疗肠道疾病,如肠炎、肠易激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胃肠功能紊乱等,不建议自行买药服用,以免延误治疗。
5、出现频繁便血、腹泻、里急后重、肛门异物、腹痛等情况时,建议及时就诊,明确后针对治疗。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小编猜你还想看:
限时特惠:本站每日持续更新5-20节内部创业项目课程,一年会员
只需199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点击查看详情
站长微信:
jjs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