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善于理气的药食同源之品中,最常用的一味药便是陈皮。
新鲜的橘子皮过于辛燥,对人体正气有损伤,而经久“陈”后,其燥烈之性减弱,不致伤人。此外,同类药物还有佛手,香橼等,佛手又由于其独特的名字和外形广受青睐。
陈皮:燥湿化痰,理气健脾
陈皮,古称橘皮、橘柚(桔柚)、黄橘皮。《神农本草经》称其“味辛,温。主胸中瘕热逆气,利水谷。久服去臭,下气通神”。到了唐朝,开始有“陈皮”这一名称。
陈皮是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性温,味苦、辛,归肺、脾经,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常用于脘腹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等。
药材分为陈皮和广陈皮。广陈皮来源为江门市新会主产的茶枝柑,又称新会陈皮,作为“广东三件宝”之一,价格较高。一般药用,以陈皮为主。
佛手: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我国盛产佛手,因其果实在成熟时各心皮分离,形成细长弯曲的果瓣,状如手指,故名佛手。虽说使用频率不及陈皮,但仍有独特药用价值。
其中,广东肇庆、潮州出产的“ 广佛手”又以其较高的药用价值闻名于世。虽然佛手的使用频率和知名度都不及陈皮,但仍旧有其独特的药用价值。
佛手是芸香科植物佛手的干燥果实,性温,味辛、苦、酸,归肝、脾、胃、肺经,具有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燥湿化痰的功效,用于肝胃气滞、胸胁胀痛、胃脘痞满、食少呕吐、咳嗽痰多等。
早在宋朝,佛手就被使用,此时名 为“枸橼”;元朝始称“佛手柑”,元代养生家贾铭等撰写的《饮食须知》中,“香橼”项下附录记载“佛手柑,味辛甘,性平,与香橼功用相同”;明代《本草纲目》记载:“煮酒饮,治痰气咳嗽。煎汤,治心下气痛。”
从来源看,佛手与陈皮很相近,都是芸香科植物,所以有很多相似之处,药性都是辛、苦、 温,都能理气、燥湿、化痰。但其实两者是有区别的。在调理气机方面,佛手重在理,陈皮重在行;在燥湿化痰方面,佛手化痰止咳力弱,陈皮则相对较强。
比起陈皮,佛手还多了一个酸味,酸能收,能涩,能生津,能入肝。因此 ,佛手主行肝气,兼顾脾气,主治范围主要是因肝气郁结、肝木不能疏达脾土而引起的消化不良,透散能力优于陈皮,但其健脾祛湿的能力不如陈皮。
总之,同为理气药,佛手长于疏肝,陈皮长于健脾。岭南地区的湿热环境及人群偏嗜甜腻之品的饮食习惯,久之损伤脾胃,导致岭南人独特的脾虚体质。一般的代茶饮,常用陈皮理气健脾、 燥湿化痰;但若兼有肝郁气滞的症状,例如胸胁或少腹胀满窜痛,情志抑郁或易怒、 善太息,或有咽部异物感等,还是用佛手更具有针对性。
陈皮佛手茶饮推荐
山楂陈皮梅饮
材料:陈皮5克,干山楂10克。
做法:将陈皮、干山楂分别洗净;将干山楂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武火煮开,转文火煮至汤色变化 ;将陈皮放入锅中,再煮一会儿即可。
功效:缓解积食,减轻因饮食不节制而引发的腹胀;饭后饮用,效果更佳。
佛手饮
材料:佛手干品(老香橼)10克。
做法:将佛手洗净后放入茶杯中,加适量沸水浸泡30分钟后,代茶饮用。
功效:疏肝理气,和胃化痰。可缓解由肝胃不和引起的恶心呕吐、咳嗽咳痰等症状。
【食疗师】取证课程精彩剪辑
更多精彩,详见文末"阅读原文"
传承食医智慧;
通晓饮食真谛。
课 程 精 选
关于课程,欢迎咨询张老师:18601928121(手机/微信)
部分素材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限时特惠:本站每日持续更新5-20节内部创业项目课程,一年会员
只需199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点击查看详情
站长微信:
jjs406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