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与柏树》(局部)
当我画一个太阳,
我希望人们感觉它在以惊人的速度旋转,
正在发出骇人的光热巨浪。
《麦田与收割者》
当我画一片麦田,
我希望人们感觉到麦子正朝着
它们最后的成熟和绽放努力。
当我画一棵苹果树,
我希望人们能感觉到苹果里面的果汁
正把苹果皮撑开,
果核中的种子正在为结出果实奋进。
《约瑟夫·鲁林肖像》
当我画一个男人,
我就要画出他滔滔的一生。
这就是梵高!
梵高自画像
“梵高”全名文森特·威廉·梵·高(1853—1890),荷兰人。他是后印象派的先驱,深深地影响了20世纪艺术的发展,尤其是对野兽派与表现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梵高曾说:“作画我并不谋求准确,我要更有力地表现我自己。”对他而言,颜色、形式和动态感是表达热烈感情的工具。他喜爱将颜料用漩涡般的笔触表现在帆布上,以创造动态的紧张感。他漩涡状的绘画风格使别人很容易就能认出他的作品[1]。
什么是印象派与后印象派?
莫奈的印象派油画名作《日出》
印象派也叫印象主义,是不依据可靠的知识,以瞬间的印象做画为特点的一个画派。印象主义从一些法国画家为找到更准确理解视觉感受的方法开始,慢慢演化为美术史上最具革命性的运动之一[1]。印象派画家们会抓住一个具有特点的瞬间去做画,例如有特殊光线或色彩停留在事物表面的状态,所以他们必须疾飞画笔把颜色快速涂在画布上。匆忙的时间让他们只能多考虑画面总体效果,而较少顾及细节。印象派是在19世纪后期“科学万能”的呼声中发展起来的,所以艺术家的头脑都被冷静化,艺术品也都被客观化了。印象派的画家似乎只有一双眼睛而没有头脑。他们的画法只是自然的再现,而不是艺术的表现。
在印象派的后期,人们对于以客观记录为风格的绘画作品开始厌倦,他们渴望创作一种更深刻的、更刺激的,能深入人类精神的艺术。所以,他们彰显主观主义的热情。这种思潮的先驱便是梵高[2]。后印象派与印象派有本质的区别,后印象派艺术家虽然曾经做过印象派的同路人,但却走上了一条相反的道路。他们勇于表现艺术家的主观世界,主张艺术忠实于个人的感受,无需与客观真相完全一致,认为艺术家应当以主观情感去改造客观形象,表现出主观化的客观。
梵高曾描述他常画的柏树:
“它对我而言就好像一团火,他的运动和姿态就像火苗,所以我取了这样的火苗,带出这样的火焰,我要去强调它。有时候我会做一些小的改变,但我不是去发明自然,相反,我发现它就在那。”
《两棵丝柏树》
梵高在给他唯一能倾吐自己心事的弟弟提奥的书信里写道:
“一个劳动者的形象,一块耕地上的犁沟,一片沙滩、海洋与天空,都是重要的描绘对象,这些都是不容易画的,但同时都是美的。终生从事于表现隐藏在它们之中的诗意,确实是值得的。”
《吃马铃薯的人》
梵高幼年喜欢博物,常独自去田野中采集植物,或捕鸟类虫类,回家制成博物标本。他是一个富于冥想而内心深刻的人。没学过绘画的梵高,8岁时便可塑造或描绘出灵动的小动物,这些都是他的热情的产物。在父亲和弟弟无私的理解、支持与保护之下,他以热情为师发奋用功。为了寻找好的绘画题材,他会不顾路途的远近。在家吃饭的时候,他常常坐在屋子一角,把盘子放在膝盖上,一边端详自己的画,一边咀嚼盘子中的食物。有时捧着盘子,对着画出神。他的心中、眼中,只有画,口中咀嚼的是什么东西,他丝毫不在乎。世人对梵高作品的冷淡,梵高全不介意。他并不因俗众的不理解而失望,也不因商卖的美术界的排斥而灰心[2]。梵高用线条表达运动,表达姿态,表达生命。他的洞察力、感知力、思想深度是超乎常人的,他沉浸在绘画状态里,深刻感受着宇宙万物。他在人生最后八年的时间里,凭着忘我专注的热情和激情达到了创造的颠峰状态。可见,有自主观察的意识、自我表达的愿望和创作的热情是多么重要!我们要鼓励孩子尽可能地用自己的表达方式来表达他(她)自己看到的景象,不要以旁人的欣赏水平来抑制孩子的创作热情。
有人说梵高是因为精神失常才能产生这样的作品。的确,他的热情已经超乎了一个正常人。但是在他的每一笔笔触里,都具有色彩的延伸、变化和方向!这显然不是在疯狂的状态下画出来的,而是在高度的自我控制下画出来的。他对笔触的控制、对色彩的控制以及对张力的控制,已经到了无可匹敌的水平。
《星月夜》局部
一旦有机会,请一定要看梵高的原作。你一定会被梵高的笔触、色彩所吸引与震撼。孩子们在创作时的热情与专注并不亚于一个专业画家,他们同样可以做到为了自己热爱的事情废寝忘食,而我们是否注意到并保护了这种热情呢?
梵高作品的特点
在印象主义盛行的时期,梵高没有和别的大师一样去“记录”这个世界。或许他觉得那样没意思,或许他不能像莫奈一样看到那么丰富的色彩,原因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我们能看到他在充分地表达他所理解的和他所看到的世界,例如下面这幅《奥维尔教堂》。
《奥维尔教堂》
梵高将主题——奥维尔教堂置于中央。教堂的构图十分严谨,给人结实沉稳的感觉。V字形路在图上延伸出来,使画面看起来更宽广。暗沉的蓝天和教堂的光影表现和现实生活中的样子并不一样,但这恰恰反映了梵高内心的意象[3]。他对于画面的色彩做了很多主观的处理,并不是单纯忠实地去记录事物的客观颜色。
梵高作品多使用鲜艳的颜色(如黄色、蓝色、绿色……),以及具有运动感的、连续不断的、波浪般急速流动的笔触,这构成了他的绘画特色。梵高很有个性,他敢于尝试和创新,敢于表达真实情感。他在头脑中将景物经过重新构造和抽象,更好地抓住了景物的本质,不仅突出了自己的主观感受,也感染着看画的人。他用色专断,画得很快,更容易捕捉到景物的动感,从而能最充分地表现自己。
梵高的成就
梵高一生中画了864张油画,1037张素描,150张水彩画。他的水彩画十分出众,和油画不分上下。梵高一生穷困,活动范围有限,所以他画的内容常常是重复的,比如他画了40多幅自画像,创作了11幅向日葵,还画了许多麦田与柏树,然而他总是在做新的尝试,他的每幅画都有新的探索。
梵高开启了一个新时代。从他开始,绘画不只是单纯地记录,而是包含了更多的对色彩的情感表达。所以,我们应尽可能地保护孩子们的创造力,对于他/她们的创作留有敬畏之心。我们要学会倾听他们想要表达的,理解他们表达的方式与独特性。不要由于某些既定的评判标准而压抑孩子们创造的热情。
参考资料
[1]《美国初等教育美术教师培训教材》
[2]《梵高生活》 丰子恺编著(新星出版社)
[3]《梵高经典》
(图片来自网络)
儿童素养启蒙
以儿童心理发展为核心
通过艺术及阅读等活动
启迪儿童心智,促进儿童发展
限时特惠:本站每日持续更新5-20节内部创业项目课程,一年会员
只需199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点击查看详情
站长微信:
jjs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