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星标,第一时间看好文
01影响调控效果
钢铁、造纸、电解铝、平板玻璃、风电和光伏制造业等产业也就是常说的“两高一剩”行业大量签发银行承兑汇票影响调控效果。部分银行对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投向管理较松。银行对企业签发银行承兑汇票的行业限制小于贷款,有的银行为规避信贷政策要求主动把“两高一剩”行业授信方式从贷款调整为银行承兑汇票。同时,部分“两高一剩”行业采取滚动签发银行承兑汇票的方式变相进行信用展期。
02银行承兑汇票缺乏真实贸易背景
部分银行承兑汇票缺乏真实贸易背景。据部分银行反映,由于企业交易方式多样、交易合同个性化条款较多,如许多交易同时用银行承兑汇票和现金结算等,导致合同金额与承兑汇票金额不能对应,银行承兑汇票真实贸易背景审查难度普遍较大。商业银行在实际操作中一般只进行表面审查,难以有效防范企业利用虚假贸易背景签发银行承兑汇票的问题。银行普遍认为存在银行承兑汇票缺乏真实贸易背景的问题,但对虚假贸易背景银行承兑汇票占比难以进行准确估计。
03企业多头开票
部分企业多头开票。部分企业利用银行竞相开展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心理,在多家商业银行签发银行承兑汇票。如山东省1家企业在4家国有商业银行都有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合计签发余额4亿元。同时,企业多头开票还加剧了票据“垒大户”问题。目前,全省大中型企业签发了56%的银行承兑汇票,该比例高于其贷款占比8个百分点。
04 票据非法经营活动
滋生“倒票”、票据诈骗等非法经营活动。根据《票据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银行承兑汇票的贴现主体只能为银行,其他任何主体为谋取利益未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实施该行为即为非法经营票据。据被调查企业反映,近年来,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大幅增加催生了“地下”票据中介机构,从事票据倒买倒卖等违法违规活动。“地下”中介机构业务办理不规范,为“克隆票”“变造票”“大票套小票”等变造伪造票据流动提供了空间。部分“地下”中介机构甚至直接参与票据诈骗活动。在110家全部样本企业中,有7%的企业反映近三年来曾遭遇过票据诈骗问题。
为安全交易保驾护航
限时特惠:本站每日持续更新5-20节内部创业项目课程,一年会员
只需199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点击查看详情
站长微信:
jjs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