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片烟田里,轮作的秋豌豆硕果累累,孕育着烟农增收的希望。

农家场院中,鸡鸭成群、牛羊满圈,流淌着勤劳致富的古老信条。

党的十九大以来,云南烟区坚持高质量发展战略,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土地流转稳定核心烟区,多元产业融合发展,推动烟农收入稳步提升。

再也不种“巴掌田”

小雪将至,大理市祥云县下庄镇依旧艳阳高照,热力四射。刘荣生顶着大太阳,走在自家烟田里,脸上是遮不住的笑意。烟叶采收季已过,种了26亩烤烟的刘荣生,今年又迎来一个丰收的年景,按亩均收入5000元估算,年种植烤烟收入13万元。

种植烟叶违法吗_烟叶种植_种植烟叶需要什么土壤

烟农刘荣生罗钊摄

时值秋末,烟田里已经没有了烟叶,一道道田垄间,翠绿的豌豆藤攀附在烟杆上,结出一个个饱满的豆荚,随手剥开一个,粒大饱满,豆香浓郁,这片豌豆能为刘荣生带来每亩近4000元的额外收入。

“这样的好日子,五年前还不敢想。”刘荣生感慨道。

刘荣生今年45岁,是下庄镇下庄社区五组的一名烟农,从1998年开始种烟,可以说是一位老烟农了,但在以前,他的烟田只有1.6亩。“以前种烟太麻烦了。就那么点地,还零零碎碎,种完这一块,要走上好久去到下一块地,浪费时间不说,还不能使用农机,效率上不去,收入就不得行。”

这五年来,随着村里外出务工的人越来越多,大量土地抛荒,村里组织土地流转,对抛荒土地和零散烟田进行统一规划,流转给烟农进行规模化种植。刘荣生抓住机会,不断扩大烟叶种植面积,几年下来,拥有了26亩连片烟田,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种烟大户。

刘荣生家里一共四口人,孩子还在上学,主要劳动力只有夫妻二人。刘荣生说,以前种1.6亩“巴掌田”,夫妻俩从早忙到晚,累得腰杆直不起来,现在虽然种植面积扩大了十几倍,但烟田连成一片,田边又修起宽阔的水泥路,大大小小的农业机械可以直接开进田里,从起垄、覆膜到植保、中耕管理,可以做到全程机械化。

“年初,我盘下26亩烤烟的时候,烟草公司就考虑到我家人手不足,请合作社引进新的农机,给我们提供专业化服务,现在我犁地、起垄、盖膜、植保都不用自己去地里面,只需打个电话给合作社,人家就来帮我整了,一亩地我少请10多个工,节约多少钱。这几年,像我这样每年盘20亩左右的职业烟农,我们村就有好几个!”

牛牛青贮吃得欢

“哞——哞——”

一走进巍山县庙街镇新华村烟农杨汝仙的家,立刻就听到此起彼伏的牛叫声,仿佛是在向女主人喊“我们饿了”。

“别急,马上就给你们吃新鲜的青贮饲料。”杨汝仙笑眯眯地说着,从饲料仓里搬出一大捆泛青的玉米秸秆,塞进饲料粉碎机。很快,青贮饲料就在地上堆成一座小山,铲起一铁锨放进料槽,牛牛们立刻凑上前争先恐后地吃起来,整个院子弥漫着浓郁的青草香味。

烟叶种植_种植烟叶需要什么土壤_种植烟叶违法吗

烟农杨汝仙罗钊摄

养牛只是杨汝仙的副业,种烟才是她一家生活的支柱。“我今年种了31亩烤烟,种得好、烤得好、卖得也好,烟价还涨了,亩均种植收入能有6000多块,净利润也有3000多块,我对今年的收成很满意。”

烟叶收获以后,杨汝仙并没有让土地就此闲置下来。

“今年,烟草部门在我们巍山县试点烟粮协同发展烟后玉米项目。我本来也种玉米,一听说就主动报名了。今年我家31亩烟田全都轮作了玉米,鲜食和青贮都有。现在玉米已经卖得差不多了,算下来,能有2万多的收入。”

刚开始,杨汝仙对这一项目还颇为担心。一是担心玉米长势不理想,二是担心玉米和烤烟抢营养,三是砍下来的烟杆不好处理。知道她的顾虑后,烟站工作人员来到杨汝仙家里,专门向她科普轮作技术,还免费提供玉米种子和化肥。玉米种下去后,还有农技师来作田间管理指导,及时解决玉米生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砍下来的烟杆也由烟站回收加工成生物质颗粒燃料,用于烘烤环节。有了烟草公司和农业部门的支持和帮助,杨汝仙家的玉米一直长势良好,而且没有对烤烟后期生长造成影响。

玉米收获后,杨汝仙把鲜食玉米拿到市场上售卖。鲜食玉米口感软糯香甜,在市场上很受欢迎,很快便销售一空,而青贮玉米则被她留了下来,当作自家肉牛的饲料。

“我家今年还养了20多头牛,喂牛的饲料主要是玉米。往年,想要喂饱这20多头牛,要花三四万元购买青贮饲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今年我自己种了31亩玉米,这笔钱就节省下来了。”

以烤烟种植为主,烟后轮作玉米,同时进行肉牛养殖,这样一条创富增收的产业链条,让杨汝仙一家的收入一年比一年高,日子越过越红火。她满怀希望地说:“这样的好政策对我们烟农来说太实在了,我希望明年能继续这样干下去。”

三辆车驶上致富路

李永亮的家里一共有三辆车。一辆面包车、一辆微型小货车、一辆越野车。

面包车已经有七八年的历史,看上去很旧了,但李永亮从未因为有了更新潮的座驾而忽略它。在过去那些年月里,这辆面包车陪伴着他来往于烟田和烟站之间,带着这个家走上了小康之路。

种植烟叶违法吗_种植烟叶需要什么土壤_烟叶种植

烟农李永亮罗钊摄

李永亮是大理市湾桥镇上阳溪村一社的烟农,今年41岁。他的父母是老烟农,他从小就看着父母种烟,对种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成年以后,从父母手里接过接力棒,开始自立门户种烤烟,到如今已有18年。

买面包车的时候,李永亮一家还和父母一起挤在老宅里。那时候,他的日子虽然过得去,但远远算不上富裕,捉襟见肘的情形时有发生。

变化是从2018年开始的。

2018年,大理市烟草公司开始帮助烟农协调土地流转,李永亮的种烟面积逐年增加,从2018年的18亩增加到2022年的50亩,年收入也从7万块增加到现在的22万块。

李永亮一家的幸福生活走上了“快车道”,盖起了新房,一家人从老宅里搬了出来,李永亮在新院子里种满了花花草草,每天都要花时间侍弄一番,生活开始变得有情趣。2019年,他买了一辆微型小货车,运输烤烟更加方便,陪伴他多年的面包车终于不再承担繁重的运输任务,可以时不时地歇歇脚了。

从2020年,李永亮一直在海西烟区产业综合体核心烟区种植烤烟,种植规模一直保持在50亩左右。土地稳定了,作为种烟老手的李永亮种出的烟叶一年比一年好,此外他还承包了100座密集式一体机烤房,年烘烤纯利润收入15万元。

去年,李永亮的车库里迎来了第三位成员——一辆崭新的黑色越野车。从此,过节走亲访友、出门游山玩水,再也不用开那辆嘎吱响的面包车了。

三辆车各司其职,不仅是李永亮奔走在致富路上的得力座驾,也是他这些年来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把日子越过越好的最佳注脚。面对如今的美好生活,他满怀感动地说:“感谢政府和烟草公司这些年的政策扶持,种烟让我有了更高的收入,找到了更多乐趣,我想我会一直种到自己种不动的那天。”

“赶考”出发地,奋进正当时。无论是稳定核心烟区的奋笔疾书,还是土地流转规模化种植的加快步伐,抑或是“烟叶+N”烟区产业综合体的加快构建、乡村振兴的力开新篇,都是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稳烟区、稳烟田、稳烟农”的有力实践,为云南烟区走好高质量发展新征程注入了强劲动能。牢记嘱托、不负厚望,勇挑重担、砥砺奋进,省局(公司)将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绘就发展蓝图、加速创新发展举措,为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更壮阔、更优异的新时代“赶考答卷”。

云南网通讯员于轩昂

限时特惠:本站每日持续更新5-20节内部创业项目课程,一年会员
只需199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点击查看详情
站长微信:
jjs406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